公司动态

中欧亚体育国电子政务网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12 点击:

  欧亚体育欧亚体育随着近几年政府网站发展,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获取信息、日常办事的主要途径,而各级政府也正在努力塑造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政府门户的网站的功能更加强大,内容也更加丰富。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外延,拥有大量的政府资源,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纽带,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天然的优势。但随着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广泛关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政府门户网站不仅仅是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范畴,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更具现代意义上的流媒体。要将政府网站“优势”转化为“服务”,必须借鉴传统媒体的服务形式和表现方式,做新时期现代意义上的政府与人民的喉舌。

  政府网站代表了政府的声音和形象,是政府面对公众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政府网站必须要有“政治家办网”的觉悟,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服务”,即“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来开展工作。在“中国·成都”的建设中,将流程意识和专业意识放在首要位置,为促进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为深入了解政府工作流程,作好政府网站的服务,我们组织了多次各政府部门业务流程的调研,并积极参与到政务工作中去。如“中国·成都”就派驻了一名工作人员长年入驻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及其职能部门,完善规范“市长信箱”的处理流程,并积极参与到工作流程中去,协调相关方方面面工作,仅此项工作就每年都得到市政府办公厅的公开表彰。

  我们将熟悉和了解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熟悉政府工作流程作为网站建设工作的首要前提和依据,并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政务工作,基本形成“熟悉政务→着手策划→合作共建→互动反馈→进一步熟悉政务”的良性建设模式。如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了城乡一体化、为民办实事、成都产业信息发布、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成都市十一五规划、成都市循环经济等一系列专题,并主动策划活专题活动,加强政府与公众的良性沟通,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中心工作决策与宣传的窗口,成为政府施政阐释与沟通的平台。

  在政府网站建立之前,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承载了政府与公众沟通的职责,成为政府向公众发布信息,公众了解政府的主要途径,并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政府与公众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媒体的重要作用是传播公开,透明参与,我们从公开和传播的角度入手理解政府的政务公开,进而推动这项工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目前政府网站信息的发布还主要集中在信息的简单收集与简单整合“劳动密集型”的层面,传统媒体对信息深加工、信息整合及信息解读等工作,成为政府网站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国·成都”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发展。2004年5月1日成都颁布了《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使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但在如何进行公开,如何将信息传给公众方面,我们借鉴了传统媒体的方法和形式,针对公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和热点事情,结合政务公开要求,多方收集整理资料,建立了专门的专题,如为民办实事、成都市地铁建设、产业信息发布、交通信息、中考高考信息、经济适用房等,为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实用的信息服务。

中欧亚体育国电子政务网

  为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活动的透明度,“中国·成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今年4月,“中国·成都”与成都市物价局联合主办的“成都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听证会网上直播”,以图文的方式将会场情况在第一时间发送给到网上,首次实现了听证会的网络直播。我们还对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进行了网上直播,及时公布新闻发布会内容及答记者问等现场内容。会后,传统媒体向从政府网站获取最全面、最权威和最及时的信息资料。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以最真实、最及时的声音展现在公众面前,树立了阳光政务的形象。

  “政民互动”最能发挥政府网站的流媒体优势,为公众提供面对面服务。“中国·成都”结合传统媒体多种形式,将备受市民关注的市长信箱、市长热线、民意征集、网上信访、市民话题、提案评议、公众监督、绩效评价、网上投票、和谐论坛、听证会、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内容集中整合在网站的“和谐成都”版块,旨为社会公众打造了建言献策、咨询投诉、监督批评政府的网上绿色通道,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解民情、疏通民意、阐释民意、接受监督的窗口,加大政府和民众的沟通与互动,加大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加强“中国·成都”作为成都市门户网站的影响。

  如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成都” 邀请人大代表网站建设、政协委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就交通、就业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在线对话直播,成为整个两会期间亮点。去年面向全社会开展的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中国·成都”作为官方网站全程开展网上征集、网上投票活动。活动期间,网站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和参与,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良性沟通,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国·成都”得到了传统媒体高度关注,不少传统媒体确立了专门记者跟进政府网站建设,随时对“中国·成都”建设动态进行报道,做到了在传统媒体上经常看到“中国·成都”的影子听到“中国·成都”的声音。还有不少媒体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能通过政府网站的平台进行更好的宣传和报道。如今年3月《成都日报》主动找到我们,与我们联办“创文明城市”专栏,共同向全社会征集不文明现象,并将记者采访和市民对话搬到网上进行直播。

  这种传统媒体对政府网站的跟进,说明了政府网站在收集公众的声音、反映公众意愿,为公众提供与政府直接沟通的平台方面,已经走到传统媒体的前面,充分体现了政府网站作为流媒体在新时期促进政民互动,公众参与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在对公众的服务上,政府网站通过对公众的服务,反过来影响政府行为,并通过多种形式为政府提供服务。2004年以来,我们先后采用了政府网站更新统计软件和访问统计分析软件,对包括“中国·成都”在内的政府网站群进行信息更新、访问情况的统计分析,以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反馈市职能部门督促工作的具体开展。

  为了促进政府网站建设,加强网站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服务,在“中国·成都”的建设中,我们组织专门人员根据2006年《成都市政务公开内容目录》,对全市各政府部门的需要公开而没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包括对各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相关服务事项,以及部分应用系统都进行了清理,并提交办公厅等相关主管部门。通过这种清理工作,我们明确了网站建设的下一步具体工作内容,赢得了办公厅等主管部门的重视,并进一步促进了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工作开展的力度。

  为促进部门政务公开,“中国·成都”在专栏合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成都市办公厅《成都政报》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级表彰公示》两专栏的建设,通过与市政府部门合作,由政府网站承担专栏设计制作,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专题审核信息加载维护的专栏建设模式,将是我市政务信息公开一种新颖有效的工作方式。“中国·成都”还将在未来的建设中继续探讨这种方式,携手各级政府部门,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

  政府网站流媒体以网络为平台,但仍需要以媒体化方式来建网,需要一支既有媒体经验又懂信息化的建设队伍。从2003年起,我们就原有的技术团队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招聘中文、新闻相关专业并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网站编辑。2005年,我们专门从外地引进了一名具有多年媒体从业和管理经验的高级编审担任“中国·成都”的主编并负责全面工作,同时聘请了《成都日报》等党报媒体的几位资深编辑作为“中国·成都”的网站顾问欧亚体育,重新组建了网站建设团队,完善了网站编审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了编务会制度,并在工作中结合政府网站的特点通过业务培训和案例分析会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按照媒体化方式对编辑队伍进行管理。目前,“中国·成都”的全体编辑均在进行新闻类相关职称的学习与考评,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一只具有媒体操作理念的专业化建设队伍。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
网站地图